美油企或迎破产潮,特朗普干预致油价暴涨,还能涨多少?
我国幅员广阔,情况千差万别,采取试点先行的探索路径是我国改革的重要特色和基本经验。
私搭乱建的原因,是由于拆迁补偿的依据是建筑面积。那么,为什么被视为私有制典范的美国反而也是农业大国,就没有人担心工商资本会掠夺土地呢?其中起到根本作用的,是经济理论中所讲的"一般均衡",而并非华生教授文章中所称的城乡规划。
和小产权只出现在城郊地区一样,大量的农地并不具有工商业和房地产开发的条件和收益。可是,公众参与的前提须是公众要有所有权和使用权,局外人无法为当事人本身提供合理的裁决。掌握了规划权的部门,也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变现收益,从而造成腐败和寻租,政府失灵的后果往往比市场失灵更严重。再来说农地流转和集体土地入市的问题,这问题也的确令人挠头。对于农地流转和集体土地入市,一个普遍的担心,是认为当农地可以流转或入市之后,农地大都会被用来进行工商业或者房地产建设,造成农村消亡和农民流民化。
"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分歧"一文认为,诸如分区管制这样的管制和规划,乃是政府的治安权(policepow-er),它属于公权力,处理的是公共利益问题。无论规划本身多么好,没有所有权作为基础的规划不过是空中楼阁。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,大家均认定乌鸦是黑的,但若有人举证有一只乌鸦是白的,那么乌鸦是黑的就被推翻了。
乍一听,似乎不无道理,然而深入想却疑点多多。这样看,中等收入国家大可不必妄自菲薄,谁说中等收入国家只能用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?天下没这道理吧。二是国内产能过剩,调结构需要时间。验证中等收入陷阱也如是,只要能举证有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未落陷阱,则陷阱说就立不住。
二是扩内需,外需不足内需补,舍此别无选择。问题是,用一个有待论证的理论给中国经济下定判,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失之草率呢? 我看到的文献,中等收入陷阱的发明者是世界银行。
中等收入陷阱是否成立?赞成者大多举东南亚与拉美国家为证: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GDP为1812美元,而到2008年达8209美元后就徘徊不前了。事实上,中国也有自己的竞争力: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,工业化基础雄厚,技术水平虽赶不上发达国家,但比低收入国家要先进得多。这正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所在,只要我们扬长避短,减少体制掣肘利用好自己的优势,长远地看,对中国经济我们没有理由不乐观。工资成本虽比低收入国家高一些,但比高收入国家要低得多。
韩国的时间更短,只用了8年,1987年人均GDP约3000美元,1995年就达到了11469美元。首先,中等收入国家的工资成本比低收入国家高,这当然是事实。若一旦被事实推翻,理论就不成立。近来读报看电视,发现拿陷阱说事的人越来越多,不少人还据此料定中国经济已到拐点,从此会走下坡。
简单的分析是有的,不过都似是而非,难以令人信服。而背后的潜台词是,既然中等收入陷阱是一道迈不过的坎,规律如斯,面对经济下行就只能听天由命,谁也无力回天。
而在高新技术方面,与高收入国家比存在差距,也是事实。早就听到过类似的说法,只是当初并不以为然。
老牌的工业化国家英国,一战后便风光不再,今天在经济上已成二流国家。进入专题: 中等收入陷阱 。然而这事实怎可推出中等收入国家必陷入停滞呢?不要忘了,中等收入国家的工资成本虽比低收入国家高,但技术水平却比低收入国家高。同理,中等收入国家技术水平不及高收入国家,可工资成本也相对低。 勿须讳言,近两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,有人断言是因为遭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。当下经济下行原因有多方面,主要的:一是近年来欧美经济不济,中国对外出口受阻,外需明显减弱。
而在工资成本方面与高收入国家比具有优势。美国堪称世界经济老大,可上世纪70年代也曾出现停滞,6年前还爆发了金融危机
这正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所在,只要我们扬长避短,减少体制掣肘利用好自己的优势,长远地看,对中国经济我们没有理由不乐观。其次,一个新理论能否成立需经过实证,只有经过实证未被推翻理论才算成立。
工资成本虽比低收入国家高一些,但比高收入国家要低得多。有这方面的例子吗?当然有。
二是扩内需,外需不足内需补,舍此别无选择。 勿须讳言,近两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,有人断言是因为遭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。再看阿根廷,1964年人均GDP约1000美元,上世纪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,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,2008年又回升到8236美元。乍一听,似乎不无道理,然而深入想却疑点多多。
至于如何扩内需,限于篇幅容我另文谈。再次,经验说,不论低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,经济都可能出现停滞。
日本1972年人均GDP约3000美元,到1984年就突破1万美元,由低收入到高收入国家只用了12年。故与低收入国家比中等收入国家在技术上具有优势。
进入专题: 中等收入陷阱 。二是国内产能过剩,调结构需要时间。
这样看,中等收入国家大可不必妄自菲薄,谁说中等收入国家只能用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?天下没这道理吧。而在高新技术方面,与高收入国家比存在差距,也是事实。首先,中等收入国家的工资成本比低收入国家高,这当然是事实。中等收入陷阱是否成立?赞成者大多举东南亚与拉美国家为证: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GDP为1812美元,而到2008年达8209美元后就徘徊不前了。
当下经济下行原因有多方面,主要的:一是近年来欧美经济不济,中国对外出口受阻,外需明显减弱。比如:今天高收入的美国当年就未遇陷阱。
然而这事实怎可推出中等收入国家必陷入停滞呢?不要忘了,中等收入国家的工资成本虽比低收入国家高,但技术水平却比低收入国家高。是这样么?说实话,我个人不同意将当下中国经济下行与中等收入陷阱相联系,甚至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提法本身我认为也有诸多疑点。
早就听到过类似的说法,只是当初并不以为然。韩国的时间更短,只用了8年,1987年人均GDP约3000美元,1995年就达到了11469美元。